泰国

泰王国(The Kingdom of Thailand),简称泰国,原名暹罗(Siam),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32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9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

  国庆日125日(1927年,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诞辰)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白色象征纯洁的宗教。蓝色象征国王。

  国徽: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神。

  国花:睡莲

  国树:桂树

首都:曼谷

 

经济发展特点

  一、由农业国转向新兴工业国

  泰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国家,拥有多种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著名的“粮仓”和“米市”,也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为了跻身工业国家的行列,泰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并根据国情特点和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制订了6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作为各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指导原则。

  自80年代以来,泰国进一步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中轻型工业,寻求适合泰国的工业发展模式。1986年以后,泰国充分利用了油价、利率和汇率三低的有利国际经济条件,及时把握日本、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向海外大举投资的机遇,大力推进吸引外资战略,并实行了放宽管制和逐步走向自由化的经济政策,从而使泰国经济进入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时期。

  90年代后,由于受海湾战争和国内政局的影响,泰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年均增长率仍有8%左右。泰国政府一方面继续加强农业基础投入,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泰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过去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变。1995年,泰国人均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1997年的金融危机使泰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当年的GDP出现负增长,增长率为-1.4%,1998年经济进一步滑坡,GDP增长率为-10.8%。但从1999年以后,泰国经济逐步走上复苏的道路。泰国政府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增加就业人口、加大力度吸引外资等措施,使泰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特别是他信政府在2001执政后,经济更是稳步增长,GDP年平均增长幅度在4.8%以上。2003年,泰国提前两年还清了金融危机期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贷的172亿美元贷款。2005年,在高油价和高通货膨胀率等困难下,其GDP增长仍然达到4.5%。

  二、“双轨式”经济发展模式

  泰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国家,比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从60年代至今,泰国经济大致上经历了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

  泰国现政府主张内外发展并重,提倡“双轨式”经济发展模式。对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强化基础经济,增加公共投资和支出;扶持弱势群体,着力解决贫困问题;推行经济改革,成立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呆坏帐,组建人民银行。对外大力推动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吸引外资,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

  经过不断努力,泰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10月泰国同中国签订了《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2004年7月初,泰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此后,经过长达两年的谈判,泰国和日本两国政府已经定于2006年4月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泰国和美国、印度、新西兰等国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也都在筹划或进行中。此外,泰国政府还倡导建立了橡胶出口国和大米贸易国合作机构,积极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区域合作。

  三、近年经济发展状况

  1. 主要经济指标

  近年来,泰国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之金融危机时期取得明显进步。截至2005年12月底,泰国GDP达到1678.5亿美元,人均GDP 2562美元。

  2.2005年经济形势回顾

  (1)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004年底波及泰国南部六省的海啸灾难、再度爆发的禽流感疫情、南部三省的持续暴乱、2005年初的干旱问题,以及持续居高的世界油价等,给2005年泰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加上物价上涨、消费不振、投资减少,泰国经济出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较为明显的放缓。

  A.出口增幅减小。2005年,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泰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增长放慢,泰国的出口增长只有16.3%,低于2004年的21.6%。由于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上涨,泰国全年用于进口石油的支出高达160~180亿美元,导致进口增幅达26.7%。泰国全年进出口逆差为83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为38~43亿,相当于GDP的2.5%。

  B.民间消费不振。由于油价高涨带动了基本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消费者的收入没有得到同步增加,因此借贷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加之利率开始上涨,给消费者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与2004年5.6%的消费增长率相比,2005年的民间消费增长只有4%。私人消费指数(PCI)只增长0.6%,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

  C.私人投资增长放缓。由于对整体经济缺乏信心,工商业界推迟扩张计划以降低风险,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业投资也开始放缓。2005年泰国私人投资仅增长1.2%,大大低于2004年的15.3%,私人投资指数(PII)增长速度由上年的10.0%下降至8.6%。机械和设备投资增长较好,建筑投资则由于房地产业的下滑而放缓。

  D.通货膨胀加剧。2005年泰国国内柴油及汽油零售价分别上涨41%和28%,导致整个石油产品的平均零售价格比2004年上涨30%(比2003年和2002年则分别上涨40%和70%),增加了国内运输及动力部门的生产成本,加剧了通货膨胀。前三季度通胀率分别为2.8%、3.7%和5.6%,10月份通胀率更高达6.2%,为七年来之最。2005年全年通货膨胀率达到4.6%。

  E.工业生产指数保持增长,农业生产正在复苏之中。2005年制造业生产增长9.2%,低于上年的11.5%。其中汽车、纺织品、皮革产品、电器设备和钢铁等的生产呈现减速。不过,由于出口需求的拉动,电子产品生产增长则相当快。泰国2005年的工业生产指数取得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分别增长3.9%、7.9%和6.7%,整个制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由上年的70.7%升至72.6%。农业生产开始复苏,前三季度增长率分别是-8.1%、-3.3%和3.5%,这是自2004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出现了正增长。

  F.旅游业逐步走出低谷。从2005年前三季度旅游人数的增长率上看,分别为-10.1%、-1.2%和-1.1%,显示海啸后旅游业正逐步走出低谷。

  (2)振兴经济新措施

  为了努力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泰国政府在2005年出台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措施,以争取实现经济增长5%的目标。

  A.加大政府大型公用事业项目投资

  为了扩大内需和拉动国内投资,克服油价上涨和泰铢贬值带等来的负面影响,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率,推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泰国政府决定在未来五年内斥资1.8万亿泰铢(约折合439亿美元),用于改善国内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的大型项目,包括投资建设铁路、公路和学校等。

  B.采取三项强制性节能措施

  第一,从2005年7月15日起,全国除机场、主要公路区的紧急加油站外,所有加油站在22时至次日凌晨5时停止营业。

  第二,从8月1日起,所有超过32平米、高出地面4米、使用电力1000瓦以上的广告牌或用于商业目的的霓虹灯等只允许在19时至22时进行照明,其它时间不准用电。

  第三,政府各部门和国营企业不准报销进口汽油加油票,只能报销使用泰国自产汽油的票据。

  据泰国有关政府部门估计,以上三项措施每年可为泰国节约68亿铢(约折合1.7亿美元)。

  C.提高国家公务员最低薪金和待遇。

  自10月1日起,泰国政府将斥资100亿泰铢,将公务员的薪金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

  3、泰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展望

  2006年第一季度泰国政局出现动荡,造成消费信心指数(CCI)由上年12月份的82.5降至今年2月份的79.6(5个月来的最低点),投资信心指数(ICI)由上年12月份的45.9降至今年1月份的45.2,除此以外,总体经济发展并未呈现出太大波动,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其中,制造业增长8.8%,比上一季度高1.6个百分点。石油工业结束停产状态(进行设备维修与更新),恢复生产,使整个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由上一季度的72.5%升至75.2%。由于农作物产量及价格的上升,农业生产得到较大提高,主要作物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0%,价格增长25.9%,农业收入增长34.8%(远高于上年全年19.5%的水平)。服务业中旅游业受到政局不稳影响,外国游客量由1月份的113.8万人降至2月份的106万人和3月份的105.6万人,但第一季度整体旅游业仍比上年同期增长21.7%。

  在物价方面,2006年前三个月,消费物价指数分别增长5.9%、5.6%和5.7%,其中非食品类价格指数分别增长6.9%、7.1%和6.3%,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不过政府仍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为此泰国继续奉行货币紧缩政策。泰国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于2006年1月18日、3月8日和4月10日连续三次调升“14日基准回购利率”由4.00%调至4.75%。在升息的刺激下,泰铢兑美元继续升值,第一季度平均汇率由上一季度的41.04泰铢/美元升至39.32泰铢/美元。一些金融机构预测,泰铢还将进一步升值,在一年内可能升值至37泰铢/1美元。

  根据第一季度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泰国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NESDB)在3月份公布的报告中修正了对2006年的经济预测,由原来的4.7%—5.7%调低至4.5%—5.5%,不过对泰国经济整体发展态势仍持乐观态度。泰国曼谷银行宏观经济分析中心认为,2006年泰国经济增长趋势接近上年水平,将以年均4%-4.5%的速度增长,不过下半年可能会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出现减缓势头。世界银行在3月30日发表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预测,得益于出口的增长,2006年泰国经济增长率有望高于上年的4.5%而达到5%。亚洲开发银行4月6日发布的《2006年亚洲发展展望》预计,2006年泰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7%,高于上年的4.5%。

投资案例

一、华源(泰国)工业城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 CWGC)是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和纺织企业集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集团营业收入列中国企业1000大第29位,出口额列中国企业200强第28位,按行业统计,集团列医药制造业第1位和纺织业第1位。

多年来,集团在 “高科技、外向型、实业化、跨国经营”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推进海外投资。其中,集团在泰国投资建设的华源(泰国)工业城引起了中泰两国政府及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成为中泰两国经济合作发展的示范工程。

2001828,在中泰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国华源集团与泰国洛察纳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华源集团在泰国投资建设工业城的协议,拉开了华源集团(泰国)工业城的建设序幕。按规划,工业城占地近500亩,总投资1.6亿美元。截至目前,工程已建成三个项目,分别是10.3万锭的棉纺厂,年产1500万米特阔门幅的家用纺织品厂及年产6万吨(首期3万吨)的柠檬酸厂。

10.3万锭的棉纺厂项目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在国外创造了惊人的中国华源速度。目前该厂已进入盈利阶段,并逐渐打入国际高端市场。

家用纺织品项目总投资2924万美元,生产各类高密度阔幅染色和印花家用纺织品,产品主销欧美等地。目前生产的400根以上高支高密宽幅床上用品系列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由于质量上乘,产品得到美国客户的高度赞扬,被纳入美国SPRING公司的全球采购系统,成为高档次家纺用品的定点生产企业。

柠檬酸项目总投资3866万美元,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充分利用泰国充足的木薯原料资源,配备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制造设备进行生产。产品质量标准按照国际著名公司罗氏的标准定位。

 

二、华立集团

华立集团成立于1970年,在2000年底完成民营股份化改造。经过35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一家跨地区、多元化、外向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目前企业总资产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员工12000余人,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华立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在全球近90个国家获得注册。集团控股了重庆华立控股、浙江华立科技、昆明制药、武汉健民四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产业涉及到仪表与系统、生物制药、信息电子、石油储运等领域。公司以“创全球品牌、树百年华立”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为了落实这一远景规划,华立在1998年制定了“技术创新、资本经营和国际化”三大中长期发展战略,特别是基于行业特有竞争环境和企业发展需要,提出了主导产品50%以上在海外销售、投资收益50%以上来源于海外项目的战略目标。以此为导向,华立开始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以资源优化为目的主动出击。

1、华立集团(泰国)电气有限公司

2000年,华立在泰国开设了第一家海外生产型公司——华立集团(泰国)电气有限公司。公司从20004月开始对泰国市场进行研究和评估,经多次考察和论证,认为选择泰国投资有六大有利因素:(1)中泰两国关系良好,与中国距离较近,华人多;(2)华立在电能表的生产制造公司有几十年的经验,技术成熟、成本有竞争力;(3)到泰国的运输成本不大,可以消化;(4)在多年对泰出口过程中,对于泰国政府采购及招标项目政策比较了解,对本地企业格外优惠;(5)公司已经在泰国注册了“华立”商标,对华立产品有一定认知度;(6)泰国的综合投资环境以及对周边国家的辐射能力都具有一定优势。

在投资泰国的两年半时间里,华立集团(泰国)电气有限公司在当地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基本达到公司预先设定的目标,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自2003年开始,公司共拿到电力局1500多万美元的订单。到2005年,华立公司已经稳定地占据了泰国本地25%的市场份额。

更为重要的是,在泰国建立起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还能方便地辐射到东南亚周边国家市场。通过泰国公司这一“桥头堡”,华立在菲律宾、老挝、柬埔寨等周边国家的销售业绩也以此为转折点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作为改变原产地的一个途径,华立公司还由此进入了一些被贸易壁垒限制了的市场。例如秘鲁对中国的电能表实行反倾销,增加特别关税30%。中国企业无法直接参与招投标或直接销售,公司通过泰国公司去参与招投标,并向秘鲁直接销售,就避开这一关税壁垒。

按照华立的发展规划,今后三年内将争取把华立集团(泰国)电气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扩展到50%,并争取60%的销售收入来自周边国家。为此,2005年华立集团(泰国)电气有限公司在泰国最大的工业区买了10余亩土地,开始建筑近10000平方米的自有厂房,新厂房建成后将形成各种电能表80万台和短路器100万极的年生产能力,成为2亿人民币销售规模的生产基地。同时,公司还在曼谷闹市区购买了1000余平方米的6层办公楼,建立起华立集团在东南亚的运营总部。至此,立集团在泰国的投资增加至500万美金,在泰国的总资产已经达到5000万人民币,在中国投资泰国的企业中名列第二。

目前,华立集团(泰国)电气有限公司已经由最初的电表装配厂为母体,派生出四个独立子公司,跨越仪表、电力产品制造与营销、工业地产等领域,并且发育了融资功能和再投资功能,逐步形成了华立集团在东南亚地区总部的战略架构。

2、泰国罗勇中国工业园

2006年华立将与泰国最大的工业地产开发商安美德公司合作,建立泰国罗勇中国工业园。这个工业园的目标是建成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如汽配、机械、建材、家电和电子等行业在泰国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成为包含制造、物流、会展、生产生活配套等功能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园区。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建成,其中一期开发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含保税区350亩),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园区公用设施和标准工业厂房。

该项目得到了泰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200571,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在泰国前总理塔信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见证下,签署了开发“中国工业园”的合作备忘录。中国商务部领导也多次听取了华立集团的专门汇报,并给予很多具体指导和支持。

20066812日于宁波举行的浙江省进出口贸易洽谈会上,华立在泰国的“中国工业园”设立了2个国际馆展位,到会企业家对于泰国在东南亚得天独厚的市场地位以及园区优厚的经营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设在海外的中国工业区恰好为他们克服国际贸易壁垒和转移过剩生产力提供了崭新思路。多家企业在会上与华立签署了入园意向书。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也与华立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将为未来入园企业防范海外投资与经营风险助一臂之力。

按照规划,园区一期开发完成后将引进50-100家中国企业,带来3亿多美元的直接投资,届时,这个由民营企业率先开发的第一个海外工业园区将成为年产值200-300亿元规模的中国企业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中国企业舰队驶入全球经济航道提供一个坚实基地。

在泰国成功迈出“走出去”的第一步后,目前,华立集团相继在美国、加拿大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在泰国、印度、中亚、南美等地建有生产基地,营销机构分布各大洲,在泰国、香港等地还形成了集营销、多元化发展和海外再投资功能于一体的地区性海外经营平台。

(资料来源:www.fdi.com.cn中国投资指南

  整理:广东经济投资促进会)

上一页:波兰
下一页:英国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85号广东机械大厦12楼 电子邮件:APGEI@163.net
电话:020-38863542 传真:020-38847360
Copyright @ 2004-2008 APGEI,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73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