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国自上而下的企业改革各有不同

亚洲各国自上而下的企业改革各有不同

来源:财经网 

亚洲正在对企业进行着自上而下的痛苦改革。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的新上任领导者都在极力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提升公司效率的努力固然值得欢迎,但希望获得更高回报的投资者最终会发现,这些国家的改革不能同一而论。

干预显然是有必要的。据法国里昂证券,在亚洲(日本除外),非金融机构的投资回报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之间的息差,从2010年的3%下降到了去年的0.6%

在中国,传统上对增长和就业的重视要超过利润率,加上缺乏有效的制衡,资本配置的效率非常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习近平主席承诺要引进更多私人投资者。在政府主导下,该国最大的国有集团之一中信集团,成功在香港借壳上市。能源巨头中石化正在就出售石油零售业务30%股权评估竞逐者。

然而,政府主导下的部分私有化,通常只会带来有限的变革。印度多年前就开始出售国企少数股权(仍由政府主导且受到政治干预),但没能成功盘活国企。虽然新政府已承诺通过出售国有资产筹集资金,但从即将到来的资产剥离案例来看,大型公共公司仍将在政府的控制之下。

若政府能够保持一定距离,公众持有不一定跟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相违背。中国和印度不妨试着复制新加坡国有投资基金淡马锡的做法,后者利用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中控制着多家世界一流公司。

日本和韩国政府正尝试通过监管手段,迫使私人企业对股东更加友好。日本公布了削减公司税的计划,并引进了新的管理规定,鼓励机构投资者发挥更积极作用。韩国将对公司留存收益征税,同时利用规则加紧对三星等家族企业的控制。

对高回报的预期可能已经体现在价格上了。日本和韩国的投资者预期很难估量,这两个国家从2012年就开始了改革进程;印度股市迄今为止已经上涨了26%;中国投资者相对冷淡。

公司改革在亚洲比较盛行,但并非所有的努力都能转化成长久的回报。

尤娜•格拉妮是Breakingviews专栏撰稿人。科技、媒体、电信、矿业等行业及海湾地区记者。2003年加入路透,之前曾是Icondirect的新闻编辑和《独立报》自由记者。毕业于剑桥圣凯萨林学院。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85号广东机械大厦12楼 电子邮件:APGEI@163.net
电话:020-38863542 传真:020-38847360
Copyright @ 2004-2008 APGEI,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73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