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
△十年国家战略 上海“双中心”路线图详解 上海“双中心”建设的意见,终于正式对外公布。
“这是国务院首次在北京之外召开发布会。”上海市委宣传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文件。”刘铁男会后对记者表示,《意见》不仅对上海经济转型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表明金融危机下,中国进一步推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坚定的。
记者还了解到,从中央到上海各级部门,已经开始设立“两个中心”协调机构的准备工作。刘铁男透露,机构组长初定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担任,成员包括一行三会等诸多国家部委机构在内,而上海方面也将组建与之衔接的领导小组。
金融中心建设“四变”
记者对比此前2月份经各部委修改后的代拟稿材料,发现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做了微调。
其一,在“把握的原则”一项中,增加了处理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二,在具体的任务和措施中,删去了“对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开展LME项目有关业务给予营业税优惠”和“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在人民币支付清算和市场交易方面的作用”。
“我的理解是在商议代拟稿之时,上海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事情还不明确,但到意见正式发文时,已经明确了上海是首批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地区之一,所以没必要再提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在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层面更加细化。《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而在代拟稿中并没有如此详细的规定。《意见》同时要求上海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成为中介服务最发达的地区”。
金融中心目标“留有余地”
按照《意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港股不感冒,五月不沽货,热钱流入助推恒指爬上16000 尽管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蔓延,香港也在五一假期中出现了首宗确诊病例,不过香港股市并没有患上感冒症状。在5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恒生指数成功突破16000点。5月4日,恒生指数收报16381,升860点或5.54%,是去年10月15日以来的最高收市点位,当日成交额高达803亿港元。其中,建行(00939.HK)上升7.1%至4.84港元,工行(01398.HK)和国寿(02628.HK)也分别上升4.7%及4.9%,收报4.67港元及28.7港元。另外,富士康(02038.HK)成为当天升幅最大的蓝筹股,上涨17.8%至5.69港元;中信泰富(00267.HK)也涨了11.7%至12.76港元。同时,跑赢大市的还有煤炭股和钢材。兖煤(01171.HK)涨15.4%至8.46港元,神华(01088.HK)及中煤(01898.HK)都上涨超过11%,分别报收23.7港元和7.53港元。而鞍钢(00347.HK)则大涨16.2%至10.88港元,马钢(00323.HK)也升14.4%,收报3.65港元。
为什么在疫情之下,恒指却一举突破了16000点的心理关口?5月4日,施罗德投资非执行董事及副主席雷贤达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不少来自全球各地的资金流入亚太地区,因为看好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内地经济。“目前香港市场上,基金的持股量少,散户手里的货也不多,他们手头上所持的现金比较多,所以市场承受下跌的能力就会比较大。”雷贤达解释说,“因为之前大家不看好股市,所以手头上掌握着不少现金,现在投放到储蓄、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债券基金方面的资金比较多。”
“5月离场”不再成真?
为何股市对疫情不感冒?有香港“基金教父”之称、在基金界有20多年经验的雷贤达表示,有三方面的原因使得香港股市上升容易下跌难。其一,这次的甲型H1N1流感与此前的SARS完全不同,这次疫情在墨西哥导致死亡的人数不少,但是在其他国家,尽管有人感染但杀伤力不强。目前看来,美国市场也不太担心,美股也在上升。其二,因为基金的持股量少,散户持仓也不多,手头上现金比较多,所以市场承受下跌的能力比较大。“与以前的情况相比,如果投资者的持股量较多,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对于股市的影响就比较大。之前大家不看好股市,所以手头上的现金比较多。”雷贤达说,近期他也注意到,一些资金开始离开风险低的资产,转向一些回报较高、风险也相对高的资产。雷贤达给出的第三个理由是,市场目前认为经济会慢慢转好。他说,5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不仅是香港,内地的股市也在大幅上升。因为资金增长得厉害,大家觉得最坏的时候已过,金融市场的整体状况不会比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情况还差。
尽管俗称“5月沽货离场”,但今年5月的情况看起来有点特殊。
△区域经济整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消息人士透露,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崛起为内地经济发展区域中心之后,中央今年将投资千亿元加速开发黄河三角洲,探索高效、环保的区域开发模式。财经分析人士认为,区域经济圈内的整合,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将会带动巨大的投资与就业机会,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也正超越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除产业振兴之外,政府以点带面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新思路。
△警惕新一轮全球流动性膨胀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许多国家都将货币政策定调为宽松,并形成了国际协同的货币调整体系。近日,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全球流动性膨胀。在宽松货币政策指导下,许多发达国家的利率处于低水平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预期发生好转,货币利率与实体经济真实利率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逆转,形成新一轮累计存款的过程。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较大的利差会刺激全球套利资本的流动,为后者带来金融危机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