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去年众多的好莱坞大片,《2012》无疑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凭着登峰造极的特技运用,罗兰埃默里奇(Roland Emmerich)又一次成功而彻底地将地球毁灭。电影中,人们可以看到金门大桥顷刻倒塌,黄石公园的火山群爆发犹如绚烂烟花;看到夏威夷群岛变成茫茫火海,海啸卷起肯尼迪航母摧毁白宫;看到急速上涨的海平面淹没了喜马拉雅山峰,亿万生命瞬间消亡。许多评论指责该片情节的单薄,然而,当你真真切切坐在离大银幕约十五米的座位里,目睹加利福尼亚沉入大海,目睹里约热内卢的耶稣雕像轰然倒塌,目睹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瞬时开裂,内心还是禁不住悲痛地抽搐。
如果片中无比逼真的场面已让人倍感沉重,那么现实中频频发生的灾害则更为惊心动魄。且不说当年的印尼海啸和坟川地震是怎样的惨烈,踏入2010年,仅短短数月里,世界各地已发生好几起大型自然灾难:1月中旬,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2月,美国遭受三场暴风雪的侵袭,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3月,中国西南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帕斯卡尔认为,人不过是一根脆弱的芦苇。尤其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和灾难面前,生命更渺小如尘埃。然而,奇妙的是,灾难同时又是计量生命存在深度的尺度,它带给人性的撼动是巨大的,因而人们往往能将这种震撼升华为关于人类关于自然的哲学思考。面对灾害,面对死亡,人与人之间呈现出来的道德支撑、无私援助,以及那种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真爱,使我们的目光能越过那些悲壮的画面与绝望的瞬间,而聚焦在生命价值和人类文明的精神层面上。
生命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人类的“每一种艺术,每一种探索,每一个行动和追求,都是追求某种善。”不仅生命本身就是善,其他所有的善,也只有在具有生命的前提下,才成为可能。因此,生命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美好的价值。对所有人的生命的尊重,也就成为最重要的道德原则之一。
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中,抢救人的生命永远是最高法则。没有谁会去计算付出的成本,也没有谁会去计较过程中的艰辛,只因它是世间所有珍贵事物中之最珍贵者。在抗击灾难中,人们所表现出的团结一致、英勇无畏、坚韧不拔、永不放弃、刻苦沉着、乐观积极……,都是基于对生命的珍惜、热爱和尊重而成为可贵的美德。汶川地震发生后,支援者和救援人员正是展现了所有这些美德,从而使得这种精神成为了不仅是中华民族而且是人类文明中的最深刻与最美好部分的生动表达。可以说,汶川精神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它就像是照亮黑夜的火焰,能无止境、无国界地传递下去。
对生命价值的确认和尊重,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涵。“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的文明就在于互相帮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放弃他们,那么即使我们生存下来,我们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怎么去面对他们的孩子”,《2012》中,瑞得里安博士的这番演说感人至深。现实中,海地危情,全球驰援,恰恰体现了在全球灾害频发的今天,人类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并肩作战、携手同行的整体。而中国救援队在海地抗震救灾中的卓越表现,不仅体现了真正的大国责任,也是对汶川精神的一种延续和宣扬。
法国修女以马内利(Soeur Emmanuelle)在《活着,为了什么》的书中曾说:“唯有爱的行动,在关切、付出和分享当中,生命才得以完整,人类灵性的光芒才得以绽放。”灾难面前,只有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才能让那使得山岳摇撼、大地崩裂、波翻浪涌、熔岩四溅的可怕莫测的自然力量,也不得不叹息着低头退缩了。看似弱小的个人,靠着彼此关爱互助的信念,就具有了战胜灾难的伟力:看似脆弱的生命,藉着充满奉献和爱的一颗心,也就能发出恒久不灭的绚烂光华。
最后,或许以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唐恩(John Donne)的诗作《钟为谁鸣》来作结最为合适:“谁也不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似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欧洲就会缺其一隅,这如同一座山峡,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