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广州节能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
——访广州市能源学会理事长、广州市经贸委原副主任叶佑新
一 广州市节能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国家首次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发展约束性指标下达到各地。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持续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全市单位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了较大幅度下降。五年间,两项指标单位能耗从0.78吨标煤/万元和1.31吨标准煤/万元,分别降到0.62吨和0.8吨标准煤;年均约降4.1%和7.8%。五年累计比〝十五〞末下降20.5%和39.3%。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积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节能管理;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十一五〞末,三次产业比重为1.8:37.2:61;已经跨入了由笫二产业向第三产业为主导地位转变的新阶段。2010年全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十五〞末上升了4.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占同口径产值比重达32.83%,比〝十五〞末上升了7.5个百点。2009年末,提前完成了对耗能高的小火电、水坭、造纸等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共计淘汰落后水坭产能1429万吨;小火电合计209.8万千瓦;近三年,全市关停并转迁企业(项目)四千多家(个);〝退二〞搬迁调整企业147家。全市六大高耗能产业产值规模比重比〝十五〞末降低了 5个百分点。据粗略匡算,近几年,结构性节能对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的贡献率达70%,成为〝十一五〞最突出,最富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 当前制约广州市节能工作的主要因素
1、由于〝十一五〞对高耗能产业的行业性优化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十二五〞期间不存在大规模的全行业性的落后产能集中淘汰的情形。结构性节能将进入一个变化性的新阶段。较大、较集中的节能空间和潜力很可能逐步转移体现在其他多个产业和领域。
2、居民生活用能呈刚性增长。近年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动了消费,家电下乡补贴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出台,我市城乡居民用电用能经常达到二位数增长。
3、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骨干企业,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化改造,不断有更多的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再要进一步提升,在工艺性节能方面,空间正逐步收窄。要获得明显的大幅度降低能耗,难度很大。
4、节能管理基础仍然较薄弱。虽然〝十一五〞以来,广州市在节能管理,机制建设,措施手段和人们的责任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加强和提高,但不竟长期以来对节能重视不够,制度、章法缺失。国民素质中,节约资源意识仍较淡薄,管理水平,能力,机制还很不适应。改进和提升需要一个过程。
5、监管制约机制建设滞后。我市推动节能工作缺乏健全有力的工作架构和力量的支撑,前期开局虽好,但推进缓慢,成效难以迅速扩大。
〝十二五〞广州市的节能空间,节能的重点领域在哪里,究竟有多大,如何评估判断节能潜力,进而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手段继续挖掘节能潜力。这个问题,不但各级政府宏观管理部门要研究解决,同时,在微观运行层面的企业也要研究,才能更客观地自觉找准各自〝十二五〞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规划和工作方案。
三 .正视差距找准节能空间
1、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上继续寻找挖掘节能空间。在三次产业中,能耗比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比例超过70%。在制造业产业结构上,也大有调整优化的空间。
2、在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提升上寻找节能空
间。据省有关部门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十五〞末,在39个有统计的工业大行业中,广州市能耗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就有15个,占38.5%。虽然可能有些水份,但也反映出我们行业内部的工艺技术水平差异很大。
3、从强化管理和完善机制上寻找节能空间。
目前,广州节能基础工作还较薄弱。全市节能监管架构未有正式建立,开展节能工作的力量严重不足。在各项建设中,新项目的源头节能论证仍不够规范,把关力度不够。独立有效的节能评估审核制度尚需建立完善;社会节能服务机构才刚处于培育成长初期,普遍力量薄弱,业务开展和营运模式落后单一,远未适应节能发展要求。企业对节能重视程度也不够。一些部门及经营者目光短浅,重眼前,轻长远,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不懂得从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途径上寻找和提升自已的竞争力。
4、从提升产品的价值上寻找空间。2009年,广州工业增加值率为23.05%,同期国内平均水平约27%,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高达40%。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产品附价值较低,市场上卖不起价,可见,我们的产品不但工艺能耗还比发达国家和地区要高,而且值价能耗比更大大落后于别人。导致我们的综合能耗相对较高。因此,从提升产品价值含量的角度上,降低能耗的空间和潜力也很大。
四 〝十二五〞广州节能减碳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节能成效显著。〝十二五〞节能空间虽然收窄,但仍有不少潜力,工作难度虽大,但倒迫有利提升,要勇敢接受挑战,不懈力创佳绩。
节能工作不碍主要通过四个途径: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工艺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减少浪费;价值提升提高综合能效比。
1、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
2、进一步发挥和扩大各领域节能成果。
3、继续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
4、注意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用能效率。
5、强化酒店餐饮、商贸流通及其他用能较大的产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6.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
7、继续抓好年综合能耗三千吨标煤以上的重点企业。
8、助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促节能。
9.推动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价值能效比。
10、培育并创新节能服务营运模式。节能工作要有效开展涉及面广。需要提供信息、咨询、技术、装备、融资、检验检测、风险防范和效益评估、工程力量、组织协调等等众多社会化配套服务。要注重加快培育社会节能中介服务机构和力量,把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现代服务性产业去扶持、指引和发展。〝能源合同管理〞(EMC)是多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很受节能实施主体欢迎和接受的营运模式。要结合国情市情探索和创新。
11、抓紧编制〝十二五〞节能规划并建立责任制。
12、进一步充实工作架构,完善各项机制。
以上内容有删减,如有需要请直接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