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能否成为节能新宠
对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客户不需要承担节能实施的资金、技术及风险,并且可以更快的降低能源成本,获得收益,并可以获取EMC公司提供的设备。让不少业内人士眼前一亮,但是不少谨慎的投资者并没有过早介入其中,一直在静观其变。此时的能源管理市场并没有显现出繁荣的景象。
两只“拦路虎”:信誉度低和融资困难
表面上看来,企业不需投资就可以完成节能指标,EM C公司能够有钱赚,政府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但是怎么看都是“看上去很美”,合作双方却充满了顾虑。
EMC在推广中遇到了信誉和融资两只“拦路虎”。
目前,节能服务公司和节能单位都比较小,决定了企业的实力和信誉环境都一般,无论是EMC公司还是节能单位,常常互相不信任。不幸的是,这些问题也常常是融资机构(银行)所担心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银行如果向技术服务公司贷款,风险将非常大;将贷款主体换成技改企业同样不可行,这与企业自投资金并无区别。
从“双赢”到“多赢”还需金融支持
中国节能服务公司毕竟还是处于早期发展中的产业,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行业规范,诸如服务标准、节能量检测和认定方法、合同规范等。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这些规范,这样可以避免目前比较混乱的状态,也是对EM C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持。
林伯强认为,合同能源管理的动力是双赢(多赢)与节能,主要问题是节能服务公司的信誉和融资问题。
央行拟在银行、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和节能业主企业三方中推广保付代理(简称保理)融资业务试点。央行金融所研究报告认为,节能业主企业可以在没有计划审批和资金压力的条件下完成节能项目,节能技术服务公司能够扩大同时开工的项目数、加速扩张,金融机构能够从节能市场获得巨大商机。
关键是能让企业看到节能效益
据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耿加怀介绍,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节能27 .49万吨标准煤,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指标。
早在2007年,兖矿集团就通过EMC方式,对华聚能源济二电厂皮带改造项目和物业公司水泵房成功进行改造。华聚能源济二电厂安技室主任柴冬青说:“经过改造后,每年节电10万千瓦时,相当于36吨标准煤。现在这个设备仍然在运行。”
兖矿集团能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得益于企业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品牌效应,即将见到巨大的节能效益。随着国家配套政策的出台,合同能源管理能否成为环保节能的新宠?兖矿集团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作者:毕俊成袁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