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碎”“片”化严重 广东加快转型势在必行

 

精彩观点

  在广东产业链中,研发和营销环节普遍停留在国外,这也使得广东产业出现产业破碎化片段化现象,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制造业特别发达,研发和营销滞后很多。

  广东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价格出现问题。劳动力价格过低的阻滞效应压抑着产业技术升级。

  目前,广东形成了一个贸易顺差、环境逆差的不利现状。产品供世界、污染留本地”,面临这样的经济状况,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如果说,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广东将保增作为经济发展第一任务;那么,时过一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调结构显然被赋予了更重大的意义。调结构之下,广东能否从制造业基地变身品牌基地”,值得关注。而广东如何实现华丽转身”,在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中从低端转向高端,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对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认为,广东产业基于历史原因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破碎化片段化现象,在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大规模转型的节点上,广东站立于新一轮发展的改革起跑线上,经济结构倒逼模式转换,加快转型势在必行,不能有毫秒延迟,否则广东有可能被国内其他省份抛在身后。

 

  为何转方式迫在眉睫?

  人口红利日趋进入终结期,坐等转型将丧失先行优势

  赵细康说,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之所以提了10多年,也是因为目前实际与预期目标还存在着差距。广东应该认识到加快转型的迫切性,积极应对加快转型,而不能坐等转型来临,些许的延迟都有可能让广东在未来丧失先行的优势。

  赵细康认为,目前广东的企业依然以中小企业为主,广东的企业抗风险能力依然薄弱。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首先要认清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体系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必然性,才可一探产业结构调整的症结何在,并找出应对的方法。

  广东经济体系的形成有其合理性。改革开放地点之所以选择在广东,是由于广东毗邻香港和澳门,可以利用这两个连接世界的窗口与外界接轨。改革开放后,国外大量的资本进入广东,国际产业也纷纷向广东转移。企业是相对理性的市场主体,国际产业转移到广东,正是看中广东存在着比较优势,广东的资源价格十分便宜,比如,土地、劳动力、环境资源成本都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产业转过来的肯定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企业,这些企业成为早期广东产业主体构成的很大部分。

  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广东产业处于生产价值链的最低端,但随着人口红利日趋进入终结期,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就提到了日程之上。

  世界制造基地面临哪些问题?

  广东产业存在破碎化”“片段化”,设计与研发能力依然很低

  赵细康说,目前广东已是世界制造基地”,微笑曲线来看,研发、制造、营销分别构成微笑曲线的三个端点,其中研发和营销处于产业价值链两头环节,附加值相对较高;而制造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的中间环节,附加值最低。但它对资本的要求不高,只要劳动力成本不超过一定程度即能生存。

  理想的情况是,整个产业生态链囊括研发、制造、营销三者,但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国际产业转过来的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广东俨然成为了世界制造基地”,处于附加值的最低端。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微笑曲线出现一定的升级势头。在早期,广东拥有国外转移过来的初级加工;到后期,逐渐升级到复杂的加工制造;到现在,产业升级到像重化工、飞机、轮船等高级制造,但依然是制造这一环节,广东设计与研发能力依然很低。

  在广东产业链中,研发和营销环节普遍停留在国外,其实这一现象不止在广东一省,全国都普遍存在。这也使得广东产业出现产业破碎化片段化现象,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制造业特别发达,研发和营销滞后很多。

哪些因素阻滞广东转型升级?

  劳动力价格过低阻滞产业技术升级,“贸易顺差、环境逆差影响发展

  赵细康认为,目前广东的土地和环境成本不断上升,但劳动力市场价格却十几年如一日不变,主要原因是中国有着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农村人口好几亿的规模都可算是劳动力的后备军。但这也是广东最大的问题所在,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让广东成为世界制造基地。劳动力价格过低的阻滞效应严重压抑产业技术升级。

  以前广东一旦出现制造企业招工,全国富余劳动力都紧盯着,蜂拥南下打工。就广东劳动力市场来说,劳动力供给根本无弹性可言,“刘易斯拐点并没有出现。目前,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继续存在,“刘易斯拐点显然还没有到来,广东制造业继续停留破碎化阶段的事实短期内无法改变。

  行业没有好坏之分,但广东世界制造基地明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从事的制造都是资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制造;此外,制造过程产生的污染也都留在广东,这相当于把环境成本的影响转嫁给了广东。这让广东形成了一个贸易顺差、环境逆差的不利现状。这样的经济状况将伤害未来的发展,因此,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广东转型升级有几种路径?

  横向扩充、就地升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

  赵细康称,转型升级的道路有多种,其中一种模式叫横向扩充下的牵引路线。广东的制造路径并没有走到头,尽管制造业盈利相对低廉,但仍在盈利。我们要做的是,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技术水平,引进高端产业,带动配套行业提升技术水平,扩大高端制造业的占比,从而压制低端制造产业。另一种模式叫就地升级。广东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战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尾大不掉现象肯定存在。在无法摆脱原有产业的情况下,对原有产业进行低碳改造绿色化改造”,或将成为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特色。

  在政府、社会、企业的合力下,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利用节能减排等硬性指标约束,这些都足以使传统落后产业有转型升级的压力与冲动。此外,政府眼光不能只盯大企业、大项目,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把财政或税收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也很重要。

  对于新兴产业、新能源、文化产业等,政府要利用补贴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持。目前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是优惠政策的主要享受主体,优惠政策的普惠面并不广,今后应该扩大普惠的面。赵细康还认为,服务业包括四大类:一是政府性服务业;二是消费性服务业;三是分配性服务业;四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是指给企业提供金融、信息、技术、人才等服务,在扶持中小企业过程中,广东尤其要注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85号广东机械大厦12楼 电子邮件:APGEI@163.net
电话:020-38863542 传真:020-38847360
Copyright @ 2004-2008 APGEI,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73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