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治堵方案再修改:限公不限私

1月24日,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出台《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亚运前制定的讨论稿相比,方案借鉴了国内尤其是北京的做法,增加了对公务车的管理措施,并提出研究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可行性,但未出台限制上牌和车辆限购的措施。同时,方案取消限制外地车的规定。

    在广东“两会”上,出行难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会上表示,广东暂不仿效北京限购私家车的做法,但接下来要加大整治力度,对公务车进行整顿和改革。

    有专家指出,仅仅依靠数量上的控制来治堵效果有限,治堵将更多地考验地方政府对城市治理的科学决策和对社会效益与公平的权衡。

    不限制外地车进城

    之前的1月8日,广州出台的治堵讨论稿曾遭遇“空洞”、“温和”等批评,而限制外地车、公务车增量等条款更成为争议的焦点。

    本次修改后,限制公务车的增量和不限制新车上牌两项规定成为亮点。

    此次治堵方案提出,广州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务车的管理。到2015年,广州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

    据本报记者了解,广州公务车的数量接近20万辆,占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214.5万辆)的9%,占广州市小汽车总量的12%。

    华南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所长徐建闽说,公务车所占比重不大,但使用率比社会车辆高,限制公务车对交通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对于新车上牌数量,方案没有做出限制性规定。而对外地车,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限制外地车可能对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商务、经贸往来有影响,经研究,方案中暂时取消限外的措施。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指出,交通拥堵的症结主要在于广州中心城区功能太过集中,导致其交通压力很大,建议城市功能区适当外扩。另外,交通压力更多地集中在主干道,次干道不是很发达、使用率不高,要对低层次的路网加以完善。

    拥堵费待破冰

    此次方案提出,广州要借鉴新加坡和伦敦等城市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调节车辆数量的经验,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在广州市部分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区域实施征收交通调节拥堵费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

    拥堵费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经济手段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其可行性却受到质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早有酝酿,但迟迟未见相关措施出台。

   “目前广州也不会收拥堵费。”广州市交委交通治理处负责人邹小江透露,广州要尽早启动研究,包括拥堵费收取的范围、时段、标准和形式。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城市都在你看我我看你,看谁最先破冰。现阶段主要看北京是否真正施行。如果有大城市施行,必然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徐建闽表示,从市民的心理来讲,是不希望征收交通拥堵费的。但在道路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必须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调节,遏制资源的过度使用。“一部分人去乘坐公共交通,一部分承担交通拥堵费。而上交的拥堵费要补贴到公交上去,这样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徐说。

    在方案中,广州提出“公交都市”的概念。广东省政协委员李建浔指出,解决堵车最根本的办法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公车等候的时间长、乘车比较挤、接驳不方便等。她建议广东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公交站场、公交IC卡和智能交通。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85号广东机械大厦12楼 电子邮件:APGEI@163.net
电话:020-38863542 传真:020-38847360
Copyright @ 2004-2008 APGEI,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73285号